一、普通百姓能否将骨灰撒入海里
普通百姓不可以私自将骨灰撒到海里。个人私自海葬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规定,海葬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
海葬作为一种环保且简约的葬礼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然而,虽然骨灰本身经过高温焚烧后属于无机物碳酸钙,对环境没有污染,但国家对海葬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
在我国,海葬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海葬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个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擅自进行海葬。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办理丧事活动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个人私自将骨灰撒入大海,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例如,如果撒骨灰的海域是渔民用来养殖海鲜的区域,可能会引起消费者对海鲜的担忧。此外,个人私自海葬还可能会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偷梁换柱等违法行为。
海葬手续办理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火化前申请,逝者遗体运至殡仪馆后,家属与殡仪馆签署《骨灰海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火化结束以后凭承诺书与火化证明及其它相关证件前往指定的办公室办理海葬业务;第二种是火化后申请,火化后申请主要是指火化时不确定用哪种方式安葬,等火化完毕后骨灰寄存到期需要续费的时候,家属才想起用海葬的方式为逝者举办葬礼。火化后申请海葬的家属,需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就近的海撒办办理海葬登记业务。
总之,普通百姓不能私自将骨灰撒入海里,必须通过民政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或者专门的殡葬公司组织的有偿海葬,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海葬。

二、合法海葬的流程

  1. 审核海葬。

    • 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对申请海葬的逝者进行严格审核。首先确认逝者本人生前有海葬意愿或者家属同意其海葬。比如在一些地区,家属在办理海葬手续时,需填写《自愿选择骨灰海葬服务承诺书》《海葬服务协议书》等文件,明确表达对逝者海葬的意愿。

    • 检查逝者是否有传染病等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情况。这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海葬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根据相关规定,患有传染病、放射性物质等情况的逝者不得进行海葬。

    • 确认逝者没有其他法律规定不得进行海葬的情况。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逝者才符合海葬要求。

  1. 安排海葬。

    • 根据审核结果,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会安排适当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海葬,并及时通知申请人。例如,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定于 5 月中旬在青岛海域举办骨灰集体海葬活动,会提前通知报名参加的家属活动时间和地点。

    • 申请人需将逝者的骨灰装入专用容器,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海葬仪式。海葬仪式一般由专业人员主持,家属可在仪式上致辞、祭奠、献花等,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以大连市为例,在海葬仪式上,家属坐好,听殡仪人员念悼词,仪式结束后按序领取降解骨灰罐,将骨灰倒入降解罐内,按序将骨灰罐投入大海中,将祭奠用的鲜花撒入大海。

  1. 登记海葬。

    • 海葬结束后,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将海葬相关信息登记在专用台账上。这些信息包括逝者的身份信息、海葬的时间、地点等,以便日后查询和管理。

    • 同时,向申请人发放海葬证明。申请人应妥善保管海葬证明,以备日后可能的查询或者作为一种纪念。例如,有的地区的海葬证明可以作为家属对逝者的一种特殊纪念,也可以在一些情况下作为海葬合法性的证明。

三、海葬的形式

  1. 集体海葬。由市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市殡仪馆承办。家属可凭死亡人员的户口本、身份证、火化证明等相关证明直接报名。这种公益性海葬可免去人工装灰、降解盒、租船等费用,一些城市还会给予家属海葬补贴。但需按批次进行,等待时间较久,且随船撒骨灰的家属人数一般不超过 3 人,超过需多出船位费。

以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举办的骨灰集体海葬活动为例,主办单位为呼和浩特市民政局,承办单位是呼和浩特市殡葬协会、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活动时间预定 5 月中旬,地点在青岛海域。此次海葬活动面向首府全体居民,凡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自愿选择骨灰海葬的逝者,家属均可以报名参加。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报名地点有呼和浩特市殡葬协会和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报名材料包括逝者亲属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参加骨灰海葬逝者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原件、登船家属姓名及身份证号,以及现场填写《呼和浩特市民政局海葬服务申请表》《自愿选择骨灰海葬服务承诺书》《海葬服务协议书》。活动费用方面,海葬服务、骨灰换装、海葬礼仪、轮船租用等费用由主办方承担;往返交通、食宿等费用由逝者家属自行承担。
哈尔滨也启动了赴大连集体海葬活动,在清明节前后 3 月 16 日、23 日、30 日、31 日还有 4 月 13 日在大连举行五次集体海葬,并且黑龙江从 2016 年 4 月开始全面实施海葬补贴政策,每户骨灰海葬补贴标准是一千元。
  1. 殡仪公司海葬。包括免费的公益海葬和包船海葬。公益海葬与集体公益海葬类似,但政府组织的可能有补贴。包船海葬服务项目多,可提供包船一对一、私人定制服务等,家属可自行确定海撒时间,随时出海。随船家属人数一般不少于 10 人,工作人员会准备海葬仪式及祭祀用品等。服务越周到,花费资金越多。

例如,北京的海葬服务中心提供定制包船海葬服务,从咨询、报名到举行海葬,全程提供策划及指导服务。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报名并举行海葬活动,可火化当日举行海葬。包船海葬区别于集体海葬,不但可以摆脱集体海葬的拥挤和喧嚣,而且所需资料极简。不用排队等候,还可以按照亲人生前的愿望、习惯、爱好等对船进行布置。全程可提供专车接送,独立庄重快捷的包船服务。
杭州殡葬推出的包船海葬套餐共有三个,分别是售价 5800 元的简朴套餐、售价 9800 元的温馨套餐和售价 13800 元的尊贵套餐。三个套餐服务内容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家属可以根据海葬葬礼预算,选择价格不等的包船海葬套餐。
大连海葬服务中心也提供单户包船海葬服务,分为指定海域和自选海域两种形式。指定海域投放是在政府指定的专门用于骨灰投放的海域范围进行海葬,航行一小时,价格比较亲民;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选海葬区域,以满足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风水堪舆等要求。海葬家属在政府指定的海域投放骨灰航行 1 小时、人数限 20 人、船费 1500 元。
此外,不同地区的海葬补贴政策不同。上海市本市户籍人员过世后,丧事承办人选择通过海葬服务机构办理海葬,每份骨灰撒海补贴标准为 4600 元。其中 3000 元直接补贴给家属,1600 元用于为家属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保险费等服务费用(不超过六人)。石家庄市具有石家庄市户籍的逝者,其亲属自愿在承办机构选择海葬,每安葬一具一次性补助 2000 元。东莞市从 2024 年 5 月 1 日起,参加海葬的补贴对象为申请参加由东莞市民政局统一组织的骨灰海葬活动的逝者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同时逝者生前需为东莞市户籍人员,或是在莞火化的非东莞户籍人员。补贴标准为每具骨灰补贴 1000 元。铁岭市逝者为铁岭市户籍的,可享受免费在大连进行骨灰集体海葬的政策,民政部门提供全程服务,免除送葬家属 3 人的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提供免费集体骨灰海葬所需基本用品及司仪服务。此外,骨灰海葬补贴从 2014 年的每具骨灰补贴家属 1102 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具骨灰补贴家属 1502 元。惠州市家属将先人骨灰参与集体海葬活动的每具补贴 1000 元。

四、海葬的注意事项

  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随意撒骨灰。

    • 海葬必须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个人不得擅自进行海葬。这是为了确保海葬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避免对海洋环境和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 违反相关规定私自撒骨灰可能会面临处罚,如罚款、拘留等。同时,也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如引发海鲜消费者的担忧,或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偷梁换柱等违法行为。

  1. 出海前做好防晕船准备。

    • 对于容易晕船的家属来说,出海前应提前准备晕船药品。可以在出发前适量服用,以减轻或避免晕船症状,确保能够全程参与海葬仪式。

    • 除了晕船药品,还可以携带一些小食品如饼干、巧克力等提供能量,以及饮用水保持水分和体内电解质平衡。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海上行程中,这些生活必需品至关重要。

  1. 保存好相关证明,以备日后查询。

    • 海葬结束后,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会将海葬相关信息登记在专用台账上,并向申请人发放海葬证明。家属应妥善保管海葬证明,以备日后可能的查询或者作为一种纪念。

    • 海葬证明不仅是海葬合法性的证明,也可以作为家属对逝者的一种特殊纪念。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海葬证明来证明海葬的合法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