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办机构要求

承办机构须为获得相关行政许可的独立法人。在收费及补贴管理方面,严格执行相关部门制定的办法,不得乱收费。同时,承办机构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方案中需明确突发疾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天气突变等情况的处置方法。此外,承办机构还需为工作人员和家属办理保险、准备午餐等。例如,按照《骨灰撒海服务规范》,承办机构必须为所有参加海撒的工作人员和陪同家属办理当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准备午餐。交通工具上必须装有空调设备,室外温度达到 28℃时开启空调,交通工具舱内还须安装换风装置。

(二)家属要求

家属人数不得超过工作人员的 5 倍。参加海葬活动时,家属需凭身份证件和相关登记单签到、领取胸牌并参加集体告别仪式。此外,家属还要亲自在专用骨灰盒外标识信息。比如威海市 2024 年公益性海葬活动,每位逝者亲属控制在 4 人内登船参加骨灰撒海活动,公祭活动结束后逝者亲属需按照海葬手续办理时的序号逐批领取骨灰、手套、鲜花后有序登船,前往指定海域播撒骨灰。

(三)活动要求

骨灰撒海活动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骨灰撒放地点须经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许可,行政许可文件(原件)要随每次骨灰撒海活动携带,以备查验。撒放的骨灰应取样送交有关部门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该检验报告(原件)要随每次骨灰撒海活动携带,以备查验。应有公证人员对骨灰撒海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现场公证。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个人可以将逝去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程序。撒骨灰的地点必须在海域范围内,离海岸线至少 12 海里以上,同时需要向当地海洋环保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
骨灰撒海前的集体告别仪式须由专职司仪主持,集体默哀时间不得少于 1 分钟,整个仪式时间不得少于 10 分钟。基本流程应包括敬献花篮(有配乐)、默哀(有配乐)、致撒海奠词、送灵等环节。礼仪小姐敬献花篮,着装应庄重、统一。组织陪同家属登船时应有安全保障人员把守护栏,保障其安全。发放骨灰时,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 “取骨灰凭证” 内容,保证骨灰的发放正确。应使用骨灰撒海桶撒放骨灰及鲜花,防止飞扬。骨灰撒海桶悬挂于甲板护栏后,底部距离海面在 1 米以内为宜。骨灰撒放过程中,一名工作人员把守一个骨灰撒海桶,引导、帮助陪同家属顺序撒放。每份骨灰撒放时间不应过长,宜控制在 5 分钟以内。撒放完毕后,工作人员应督促陪同家属尽快回船舱就座。船舱内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回收船上垃圾,保持舱内和甲板的清洁。

二、普通老百姓能否把骨灰撒海

普通老百姓现在可以把骨灰撒入大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海葬的实施,明确了海葬的法律地位,保障了公民选择海葬的权利。
海葬并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个人不能私自将骨灰撒入大海。在我国,海葬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首先,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应当对申请海葬的逝者进行审核,确认其是否符合海葬的条件,包括逝者本人生前有海葬意愿或者家属同意其海葬、逝者没有传染病等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情况以及没有其他法律规定不得进行海葬的情况。审核通过后,安排适当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海葬,并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应当按照安排,将逝者的骨灰装入专用容器,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参加海葬仪式。海葬仪式一般由专业人员主持,家属可以在仪式上致辞、祭奠、献花等。海葬结束后,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应当将海葬的相关信息登记在专用的台账上,并向申请人发放海葬证明。
例如,大连市民政局发布公告,宣布本市 2023 年海葬服务工作自即日起正式启动。海葬服务对象为大连市户籍且选择骨灰海葬的逝者。海葬基本流程包括丧属持相关证明自行选择骨灰海葬服务单位,确定海葬时间、地点、登船人数,每户逝者家属不超过 3 人,在指定码头登船,将骨灰撒入指定海域,骨灰海葬后发放《海葬证》。海葬服务有多项优惠政策,如免费提供随行家属船费、为每位逝者免费提供骨灰降解容器、集体海葬礼仪服务、鲜花等海葬祭祀用品和海葬证一份,大连市户籍逝者除海葬服务免费外,家属还可获得 400 元补贴,大连市户籍逝者家属可持《海葬证》到户籍地殡仪馆办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历年进行骨灰海葬的逝者亲属可由海葬服务单位提供一次免费海葬祭祀服务。
此外,像沈阳市户籍的居民海葬是免费的,还可以获得一些补贴。沈阳市海葬服务大厅是沈阳市民政局唯一指定承接海葬的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单位。海葬并不是直接抛撒骨灰,而是将骨灰放进由陶土及海洋泥土烧制而成的可降解罐子里,顺着绳子沉到海底,可降解罐会在 24 小时内溶解,不会污染海洋环境。对于祭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可以报名参加每年的海葬活动,登船随行,会免费提供鲜花,但祭祀需要自行承担船费等;另一种是办理完手续后,提供免费网上祭祀服务,家属可以网上祭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个人私自将骨灰撒入大海,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等处罚。比如福建一男子私自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 20000 元。

三、骨灰撒海的流程

(一)选择海葬服务机构

家属需与合法的海葬服务机构联系并确认服务细节。目前北京有多家专业的海葬服务机构可供选择,如 “远行海葬” 公司,专注海葬服务多年,经验丰富,工作人员素质高,服务态度好,海葬方式安全、规范;“天涯海葬” 公司拥有自己的海上葬礼船和专业的海葬团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海鸥葬礼” 公司拥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专业的葬礼策划师,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海葬服务。此外,北京还有 “恒之舟” 和 “海之缘” 两家正规的海葬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的海葬服务,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给予逝者一个体面而庄重的告别。

(二)举行告别仪式

按照预约的时间,在指定地点举行简短而庄重的告别仪式。告别仪式一般由专职司仪主持,集体默哀时间不得少于 1 分钟,整个仪式时间不得少于 10 分钟。基本流程应包括敬献花篮(有配乐)、默哀(有配乐)、致撒海奠词、送灵等环节。礼仪小姐敬献花篮,着装应庄重、统一。组织陪同家属登船时应有安全保障人员把守护栏,保障其安全。

(三)撒放骨灰

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骨灰小心翼翼地撒入海中。发放骨灰时,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 “取骨灰凭证” 内容,保证骨灰的发放正确。应使用骨灰撒海桶撒放骨灰及鲜花,防止飞扬。骨灰撒海桶悬挂于甲板护栏后,底部距离海面在 1 米以内为宜。骨灰撒放过程中,一名工作人员把守一个骨灰撒海桶,引导、帮助陪同家属顺序撒放。每份骨灰撒放时间不应过长,宜控制在 5 分钟以内。撒放完毕后,工作人员应督促陪同家属尽快回船舱就座。船舱内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回收船上垃圾,保持舱内和甲板的清洁。

143

四、为什么有人选择骨灰撒海

(一)向往自由

选择把自己的骨灰洒进大海里面的人,他们在生前可能是低调自由之人,或者渴望自由却被束缚,希望在死后以自由的方式和世界告别。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反映其内心状态。这类人在生前或许生活低调,不愿张扬个性,认为死亡也无需隆重。他们可能已过上理想的自由生活,故希望离世后也能以自由之态回归自然。也有可能生前受诸多压力和束缚,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却未能如愿,所以在死后选择以海葬这种自由的方式告别世界,完成自己的心愿。他们不在意他人看法,希望不被记起,将大海视为人生最后归宿,拥抱大海广阔胸襟,真正做到返璞归真。

(二)环保节约

海葬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国家殡葬改革方针。近些年大力推崇绿色殡葬,海葬作为不占用土地资源的殡葬方式逐渐被百姓接受。骨灰撒海不仅节约土地,还比购买传统墓地更经济。骨灰经过高温燃烧,病毒细菌被消灭,且盛放骨灰的容器可降解,不会造成水污染。同时,海葬能根本解决墓地占地问题,是响应政府号召、利国利民的事情。

(三)观念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极少关注死亡问题,但随着地球人口增多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死观念在转变。土地面积减少,传统殡葬方式被新兴殡葬方式取代,海葬便是其中之一。它冲破了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生死观念,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从 1990 年天津海葬服务仅有 28 名逝者骨灰,到如今预约火爆,中国人已不再将身后安置点限于一平土地。当代人用爱、浪漫和鲜花代替对死亡的恐惧,将生命的消亡看得洒脱,提前为自己准备葬礼。海葬备受关注还因其环保、经济的优势,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最大程度实现 “死不带去” 的愿景,且国内陵墓价格高,海葬更经济实惠。同时,海葬让子孙后代祭祀亲人更便利,隔海祭望、网上祭祀打破了传统必须到场祭拜的习俗,老一辈人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开始认为心诚则灵,不必繁碎奔波。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生态安葬事业发展,有制度保障,让逝者放心,让在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