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可以私自去海葬撒骨灰,个人私自将骨灰撒入大海违反了相关规定,会被处以罚款等处罚。
在我国,海葬虽合法,但有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个人私自撒骨灰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随意丢弃他人尸骨、骨灰,应当处以 5 日以上、10 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者,应当处以 15 日以下拘留,以及 1000 元罚款。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海葬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个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擅自进行海葬。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
例如,福建一男子因墓地到期,私自租渔船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最终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 20000 元。还有一男子胡某同样因私自将父亲骨灰撒入海中,被警方带走调查,或将面临 2 至 10 万元罚款。

海葬需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报备,通过集体租船或私人殡葬公司报备后,在指定海域抛撒骨灰。我国法律之所以要求个人向大海抛撒骨灰的行为必须提前报备,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违法犯罪,海葬必须有公安机关或特定医疗机构的死亡证明,避免犯罪分子对即将要向大海里抛撒的骨灰进行偷梁换柱;另一方面,如果个人私自把亲人的骨灰随便抛洒在大海的任意区域,一旦这些海域是渔民用来养殖海鲜的区域,可能会对海洋生态和海鲜产业造成不良影响。
海葬手续办理有两种方式:一是火化前申请,逝者遗体运至殡仪馆后,家属与殡仪馆签署《骨灰海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火化结束以后凭承诺书与火化证明及其它相关证件前往指定的办公室办理海葬业务;二是火化后申请,火化后申请主要是指火化时不确定用哪种方式安葬,等火化完毕后骨灰寄存到期需要续费的时候,家属才想起用海葬的方式为逝者举办葬礼。火化后申请海葬的家属,需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就近的海撒办办理海葬登记业务。

二、海葬手续如何办理?

1. 火化前申请:

逝者遗体运至殡仪馆后,家属与殡仪馆签署《骨灰海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火化结束后凭承诺书与火化证明及其它相关证件前往指定办公室办理海葬业务。例如在天津,办理海葬手续需要提前与相关部门联系预约,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亲自前往当地殡仪馆进行咨询和预约。在预约时,需要提供逝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准备相关材料,包括逝者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逝者的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申请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逝者的死亡证明原件和复印件、逝者的火化证明原件和复印件、逝者的尸体火化前的照片等。提交材料并办理手续,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工作人员,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操作,可能会需要填写一些相关表格。最后,缴纳费用并签署相关文件,办理天津海葬手续还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具体金额可根据相关规定而定。缴费后,还需要签署一些相关的文件,如授权委托书等。

2. 火化后申请:

火化后骨灰寄存到期需续费时想起海葬,家属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就近海撒办办理海葬登记业务。比如在济南,海葬 24 小时咨询电话为 0531-85703619,办理程序包括现场报名或电话预约报名海葬登记;海葬前 1 周内通知家属报名缴费,签订海葬协议;海葬前 3 日内通知家属具体海葬时间;家属按照规定时间、地点集合,携带身份证及收款收据,跟团至青岛;家属凭收款收据在青岛市殡仪馆领取骨灰,参加海葬仪式;参加完海葬仪式后,工作人员发放海葬证书;返程。在锦州,海葬报名材料包括逝者的死亡注销证明或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身份证、死亡证明、火化证明等,参加海葬活动人员和报名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二份。咨询电话为 0416-2116327、2116332,市内报名地点为市民政事务中心殡葬事务服务科。逝者生前为锦州户籍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参加,承办机构为丧属提供免费服务项目。在北京,需要找到一家合法的海葬服务机构,填写相关手续和证件,进行火化和骨灰处理,最后进行海葬仪式,海葬服务机构会提供相关证明和收据,完成整个海葬办理流程。办理海葬需要准备的证件材料一般有经办人提供逝者火化证和死亡证、经办人的身份证明、经办人与逝者的关系证明、经办人名下的收款银行卡或存折等。

三、全国哪些城市举办海葬?

  1. 青岛:青岛市是全省最早开展海葬的城市,也是北方最好的海域之一,有大小 49 处海湾,60 多座岛屿,地理优势明显。从 1991 年 10 月 31 日至今,青岛共海葬 29453 名逝者,为国家永久节约土地 100 余亩,为岛城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青岛在全国率先开展海葬,推出 “海之情” 服务团队,每年为 2500 余位逝者进行生态安葬。青岛海葬已覆盖到国内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域,与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承担了济南等内陆城市的海葬任务。在市殡仪馆生态人文公园相继建成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塔葬 4 个陆地生态葬葬区,共计 2250 位逝者以节地葬方式回归自然。青岛还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安葬、祭祀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建设全国首家电子祭祀广场等。

  1. 日照:2018 年开启海葬破局之路,与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共同承办首届海葬活动,后在日照海域划定海葬专用区,已举办六届海葬公祭活动,自 2018 年以来,海葬逝者近 2000 余位。2024 年日照市民政局有可能继续举办海葬活动,海葬作为一种节俭、环保、文明的生态殡葬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

  1. 深圳:国内较早开展骨灰海葬的城市,从 1998 年起组织免费海葬活动,已常态化开展海葬活动,全年接受报名,为实施海葬的逝者家属提供奖励金。若深圳市户籍逝者骨灰海葬,每具骨灰可获得 3000 元奖励;其他节地生态安葬则按每具骨灰 1000 元的标准予以奖励。截至目前,已组织群众累计将 38916 具骨灰撒进大海。

  1. 京津冀: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骨灰撒海活动,天津骨灰撒海服务辐射覆盖十几个省市区。北京市从 1994 年 5 月开始推行骨灰撒海活动,三十年来,共组织集体骨灰撒海活动 774 批次,安葬逝者骨灰近 3.4 万份。2024 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35 位逝者的骨灰随风入海。天津骨灰撒海创立于 1990 年,“海之眠” 服务品牌已成功举办骨灰撒海活动 459 期,累计撒放骨灰 2.6 万余份,接待直接参与家属 53558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