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灰撒海引关注

(一)现实案例引发疑问

在福建福州,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男子胡某在其父亲的骨灰盒20年存放期结束后,不想再向墓地管理者续费,而是打算将骨灰撒至大海。但他觉得办理海葬手续太麻烦,便决定私下租个船,直接到海里差不多的地方一撒,也算了却老父亲的遗愿。
于是,胡某约上好友,租了一条渔船,对船家表示想体验生活,去玩玩海钓。出海过程中,船家发现胡某一直紧紧捧着一个盖着黑布的盒子,出于安全考虑,便询问胡某盒中所装何物,能否查看。胡某直接拒绝了船家查看的提议,表示这是私人贵重物品。但船家担心胡某携带违法或者违规的物品,坚持要看盒中物品,确定是否安全。双方为此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胡某因本身携带老父亲的骨灰就自带伤感情绪,结果一气之下,直接推了船家一下,而后称盒中乃是其父的骨灰,接着便将骨灰盒打开,直接倒入了海中。船家感觉受到了羞辱和欺骗,无奈只能调转船头回码头,并拨打了报警电话,胡某及其朋友随后被警方带走进行调查。
这件事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有人疑惑,往海里撒骨灰难道也违法吗?实际上,从法律层面来说,胡某往海中倾洒骨灰的行为,虽然不一定构成犯罪,但肯定违规了。因为要进行往海中撒骨灰的操作,应事先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否则不经允许私自处理骨灰入海,可能会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比如给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他们要是处理好尸体后直接抛入大海,后续若发生刑事案件,会导致事实难以查清。
根据我国《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办理丧事活动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到这个案例而言,胡某若想将其父亲骨灰撒在海中,应当向民政部门申请,得到批准后,按照民政部门所指定的海域进行倾洒,而不能随意处置骨灰到海中,否则按照《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规定,可能会被处2万至10万元罚款。而且胡某殴打他人的行为也是违法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此也有相应的惩处条款。
可见,骨灰撒海可不能随意而为,那么这到底需不需要花钱呢?这也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毕竟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地区,情况可能都不一样。

(二)传统观念与新趋势碰撞

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长久以来都讲究“入土为安”,认为人死后长眠地下,这样后人还可以扫墓祭祀,祭奠先人。从古至今,这种观念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这样,才算给逝者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归宿,也让生者心里有个寄托和念想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城市不断扩张,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无休止地修建墓地,若干年后留给后人生活的可用土地就会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发展迅速的大城市,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出于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国家也在不断号召移风易俗,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及丧葬方式。
于是,各个省市都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广像海葬、花葬、树葬等等生态绿色殡葬方式。比如,此前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都曾选择过将骨灰撒进大海,不占墓地。江泽民同志在2022年逝世后,也是按照他的遗愿,将其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在长江入海口撒入了大海。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也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开始不再坚持土葬要墓地,而是选择将亲人的骨灰撒进大海,让逝者回归自然。
在这样传统观念与新趋势相互碰撞的背景下,骨灰撒海自然就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了,而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像是否需要花钱、有哪些具体规定等,也就成了人们想要了解清楚的重要内容。

二、骨灰撒海的规定与要求

(一)许可证相关规定

骨灰撒海并非随意就能进行,是需要遵循一定规定与要求的。首先,要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特定的许可证或执照。这主要涉及对海洋和环境保护法规的遵守,毕竟大海是公共的资源,需要确保骨灰撒海这一行为不会对海洋生态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通常情况下,申请时需要提供逝者的死亡证明以及骨灰的合法证明文件等。例如在有的地区,逝者若在医疗卫生单位去世,家属要凭借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去申请;若是非正常死亡,则需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同时还要证明骨灰来源的合法性,以此来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依规办事是顺利进行骨灰撒海的重要前提。

(二)撒海位置选择

选择合适的撒海位置也十分关键。一定要挑选合法且合适的海域来进行骨灰撒海,要避免在环境保护区或禁止撒骨灰的地方操作。不同地区对于撒海位置有着具体的规定,比如有的要求距离岸线达到一定的距离,还有的会明确指出哪些海域范围是可以进行骨灰撒放的。
像我国有专门服务于“海葬”活动的生态处置倾倒区,如青岛、日照、长江口等地的相关海域,其他在用的倾倒区也可用于开展“海葬”活动。并且在撒放骨灰时,也要按照正确的方式,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确保骨灰撒海既符合规定,又能让逝者回归自然的过程更加妥当。

(三)其他注意事项

天气和海况对骨灰撒海仪式影响较大,为了确保仪式能够安全且尊重地进行,最好选择风平浪静的日子。要是在海葬过程中遭遇天气原因导致仪式无法正常开展,后续通常组织方(一般是民政部门或专业的海葬服务机构)会与家属沟通,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天气预测,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来进行海葬仪式,还会及时通知家属新的时间安排,同时也会提供临时安置服务,比如将骨灰暂时存放在殡仪馆或其他指定的安全地点,确保骨灰的安全和完整性等。
此外,骨灰撒海仪式承载着对逝者的深情,在进行之前,一定要尊重逝者的意愿以及家人的意见,最好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商议和筹划,让整个仪式更有意义、更加隆重,使其成为对逝者最后的美好祝福。

三、骨灰撒海的不同形式及费用情况

(一)集体公益海葬

集体公益海葬一般是由市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市殡仪馆来承办相关事宜。家属们可以凭借逝者的火化证明、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去进行报名申请,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会免去部分费用,甚至有的地区还会给家属提供一定的补贴,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比较经济实惠的选择,也体现了政府对于推广绿色殡葬方式的支持。
不过,集体公益海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参与的家庭较多,往往需要按照报名顺序来依次安排,这就可能导致等待的时间比较久,有时候甚至要等上一两年。而且对于随船出海撒骨灰的家属人数也会有限制,比如有的地方规定一艘船上只能安排几位家属同行,其他家属没办法一同前往见证这一时刻,多少会有些遗憾。但总体而言,它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适合那些不着急办理、希望节省费用的家庭选择。

(二)殡仪公司海葬服务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殡仪公司也提供海葬服务,主要分为免费公益海葬和包船海葬等不同的形式。免费公益海葬的模式和政府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类似,不过在服务细节等方面可能会有差异。
而包船海葬相对来说服务项目更加丰富多样。家属可以自行确定海葬的时间,不用像集体海葬那样需要排队等候安排,时间安排上更加灵活。在服务内容方面,可以按照逝者生前的愿望、习惯以及家属的想法对船只进行布置,营造出更贴合逝者和家属心意的氛围。同时,包船海葬能承载的家属人数相对更灵活,还会提供专车接送等服务,整个过程家属的选择性更大,隐私性也更好,仪式感也更强。
当然,服务越周到、项目越多,相应地花费的资金也就越多,不同殡仪公司根据其提供的套餐不同,收费标准也各有差异,家属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和需求去综合考虑和选择。

(三)各城市费用差异

不同城市对于海葬的收费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集体公益海葬如果参加葬礼人数超出规定人数时,超出的人数每人需缴纳380元的船位费,而一对一包船海葬起售价格大概在5800元/场,根据不同规格的海葬葬礼收取的费用有所不同,价格区间大致在5800元至13800元之间。
在哈尔滨,海葬基本费用为2000元,限两位家属携带两份骨灰,费用主要涵盖当地接驳车租车费、海葬租船费、鲜花、海葬降解罐、海葬证书等项目,要是大连当地每增加一人登船则加收200元,加一份骨灰加收150元,代撒骨灰每份800元,参加海葬祭奠人员每人收费300元,并且家属往返大连交通、食宿费用还需自理,不过当地对于符合条件的还有相应的海葬补贴政策。
有的城市可能还会把火化费用等算在海葬的整体费用里面,也有的只单纯算租船以及相关海葬仪式等的费用。所以如果有海葬需求的话,建议向当地的民政部门或者相关的殡葬服务机构具体咨询费用包含的项目以及具体的收费标准等问题,这样才能对海葬的花费有一个更准确、更清晰的认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安排。

四、骨灰撒海的流程介绍

(一)免费海撒流程

首先是了解海葬相关信息,家属可以通过当地民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服务窗口或者相关宣传资料,知晓免费海撒的政策、要求以及具体办理流程等内容。比如有的地区会明确规定只有本地户籍居民可享受免费海撒服务,这些细节都需要提前了解清楚。
接着就是登记海葬,家属要准备好一系列必要的证明材料,常见的像逝者的火化证明、死亡证明以及户籍证明等,然后前往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例如在北京,家属可以前往海淀区殡葬服务中心、石景山区骨灰海撒办公室八宝山服务站等相关机构办理登记手续。登记时,要按照要求填写相应表格,提交材料,工作人员会对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算完成登记这一环节。
完成登记后便进入等待海撒阶段,由于免费海撒通常是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参与的家庭众多,所以往往需要排队等候,等待的时间可能比较长,有的地方甚至要等上一两年之久,这就需要家属有足够的耐心。
等到接到通知可以进行海撒时,家属需按照规定的时间,携带逝者骨灰前往指定码头集合,然后登船海撒。在船上,一般会有相应的海葬仪式,比如全体起立默哀,家属将鲜花花瓣与骨灰相拌,再陆续将拌有鲜花的骨灰撒向大海,向先人海葬地献花等,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充满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最后就是结束返程,海撒结束后,家属跟随船只返回码头,自行安排后续事宜。

(二)付费海撒流程

付费海撒相对免费海撒来说,在安排时间方面更加灵活,不需要像免费海撒那样长时间排队等待。家属只要找到合适的殡仪馆或者专业的殡葬服务机构进行预约就行,比如在善唯殡仪馆就可以预约海撒,预约成功后,大约3 - 5天时间就能安排出海,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长。
在船舶使用上,付费海撒有的可以提供独立海撒船出港,并且家属对于船只的选择、布置等方面往往有更多的自主性。例如可以根据逝者生前的愿望、习惯以及家属的想法对船只进行个性化布置,营造出贴合逝者和家属心意的氛围,还能承载相对更多的家属人数,同时提供专车接送等服务,隐私性和仪式感都会更强。
付费海撒通常还可选择不同的服务套餐,不同殡仪公司或者殡葬服务机构根据其提供的套餐内容不同,收费标准也各有差异。像明月网的海撒价格大概在五千元左右,在北京,一对一包船海撒起售价格约为5800元/场,价格区间大致在5800元至13800元之间等。家属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对仪式的要求以及其他个性化需求去综合考虑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服务,来为逝者送别最后一程。

五、骨灰撒海的意义与建议

(一)生态及人文意义

骨灰撒海有着重要的生态及人文意义。从生态意义来讲,它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处理方式,当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后,能被海水自然吸收和降解,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避免了像传统墓地埋葬那样占用土地资源,也无需使用棺材和其他不可降解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符合当下生态环保的理念,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而且海洋有着强大的自净能力与循环系统,能让骨灰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融入其中,参与到生态循环里。
从人文意义方面来看,骨灰撒海承载着对逝者别样的纪念价值。大海常常被视为包容万物的象征,将骨灰撒入大海意味着生命回归自然,灵魂得到释放和升华,象征着逝者的精神和灵魂融入大自然,仿佛回归宇宙的怀抱,给予了逝者一种别样的归宿感。对于家属而言,虽然没有了固定的墓地可供缅怀,但大海的无边无际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每次望向波涛汹涌的海面,家属们可以感受到亲人就在那片广阔之中,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这种情感上的寄托往往比冰冷的墓碑更能触动人心,承载着家人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情感,成为一种独特且饱含深情的纪念方式。

(二)合规操作建议

如果想要进行骨灰撒海,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当地的政策规定,按要求完成相应的预约、办理相关手续等流程,避免出现因私自操作而违反规定受处罚的情况。
首先,要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特定的许可证或执照,通常需要提供逝者的死亡证明以及骨灰的合法证明文件等,例如在有的地区,逝者若在医疗卫生单位去世,家属要凭借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去申请;若是非正常死亡,则需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同时还要证明骨灰来源的合法性,以此来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
其次,选择合适的撒海位置也十分关键,要挑选合法且合适的海域来进行骨灰撒海,避免在环境保护区或禁止撒骨灰的地方操作,不同地区对于撒海位置有着具体的规定,比如有的要求距离岸线达到一定的距离,还有的会明确指出哪些海域范围是可以进行骨灰撒放的。
另外,天气和海况对骨灰撒海仪式影响较大,为确保仪式能够安全且尊重地进行,最好选择风平浪静的日子。要是在海葬过程中遭遇天气原因导致仪式无法正常开展,后续通常组织方(一般是民政部门或专业的海葬服务机构)会与家属沟通,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天气预测,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来进行海葬仪式,还会及时通知家属新的时间安排,同时也会提供临时安置服务,比如将骨灰暂时存放在殡仪馆或其他指定的安全地点,确保骨灰的安全和完整性等。
总之,骨灰撒海是一件需要严谨对待的事,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才能既完成对逝者的妥善送别,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