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海葬兴起的背景简述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环保以及节约土地资源等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传统的丧葬方式往往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来修建墓地,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可用土地资源的逐渐紧张,寻找更为节地环保的丧葬途径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而且,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传统丧葬在建设过程以及后续维护等方面,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一些丧葬用品难以自然降解等情况。
而海葬,作为一种新型的丧葬方式开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关注。它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冲破了长久以来“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束缚,真正实现了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归到自然中去,既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契合当下环保的理念要求。
也正因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并大力推广海葬,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旨在减轻家属选择海葬时的经济负担,鼓励更多的人接纳这种文明、节约且环保的丧葬新方式,让海葬能够更好地在各地落地实行,助力社会形成文明丧葬的新风尚。

二、国家海葬优惠政策的共性内容

(一)基本殡仪服务免费政策

当家属决定选择海葬这种丧葬方式时,是可以享受到免除基本殡仪服务费的优惠政策的。具体操作是,家属需要与殡仪馆签订《骨灰海葬(自然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一旦签署了这份承诺书,就意味着家属可以省去一系列基本殡仪服务费用,像遗体接运、火化以及告别式等环节的费用都无需再承担了。要知道,这些费用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国家的这项政策,能有效降低家庭在处理逝者后事方面的经济压力,让每一位逝者即便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应有的基本尊严和礼遇,体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二)免费骨灰海葬服务详情

除了上述基本殡仪服务免费外,国家还贴心地为海葬提供了免费的骨灰海葬服务。哪怕家属在火化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签订相关承诺书,也不用过于担心,他们依然可以在火化后,携带逝者的骨灰前往就近的海撒办公室办理海葬登记业务。完成登记后,民政部门会专门组织集体的公益海葬活动,整个流程安排得十分妥当,确保逝者能够庄重且体面地回归大海。如此一来,进一步降低了海葬的经济门槛,让更多的家庭不会因为费用问题而对海葬这种既环保又文明的丧葬方式望而却步,使得海葬能够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

(三)咨询渠道便利性介绍

为了方便市民深入了解海葬及其优惠政策,国家通过多种方式设立了便捷的咨询服务通道。无论是想要通过电话咨询,还是利用网络进行查询,相关部门都安排了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能够为市民提供详尽的政策解读以及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市民可以拨打各地的殡葬服务热线,像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的963913、阜新市民政局的0418 - 2855444等进行电话咨询;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像上海的市民可以在“随申办”的“海葬预约与补贴”应用服务预约,或者关注公众号“上海海葬”、登录上海海葬网来了解情况。这些多样化的咨询渠道,极大地提升了海葬优惠政策的可及性与透明度,让有意向选择海葬的家庭能够轻松知晓办理流程以及可以享受到的优惠内容,少走很多弯路。

三、部分地区特色海葬优惠政策展示

(一)大连市的海葬优惠亮点

对于大连市户籍逝者选择海葬的情况,有着诸多优惠亮点。首先,海葬服务免费方面,会免费提供随行家属(不超过3人)的船费,让家属可以无忧陪同逝者最后一程;为每位逝者免费提供骨灰降解容器,践行环保理念;免费提供集体海葬礼仪服务,保障整个海葬过程庄重肃穆;还免费提供鲜花等海葬祭祀用品,增添仪式感,并且免费提供海葬证一份。
除此之外,还有海葬家属奖补,大连市户籍逝者除享受上述免费服务外,家属还可获得400元补贴。在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上也有减免举措,骨灰安葬方式直接选择海葬的大连市户籍逝者家属,可持大连《海葬证》到户籍地殡仪馆办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涵盖普通殡葬专用车遗体运送费、3日内普通冷藏(冻)柜遗体存放费、遗体火化费、骨灰普通寄存费等。而且,历年进行骨灰海葬的逝者亲属,凭《海葬证》可自行选择海葬服务单位,由其提供一次免费海葬祭祀服务,每位逝者亲属同样不超过3人,海葬服务单位会根据情况适时安排祭扫活动。

(二)上海市的补贴标准及方式

上海市针对户籍人员海葬有着明确的补贴标准及方式。补贴对象为本市户籍人员过世后,丧事承办人为其办理骨灰撒海并不再保留骨灰的情况。每份骨灰撒海补贴标准为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补贴给家属,用于减轻家属在操办海葬相关事务之外的经济压力,另外1600元则用于为家属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保险费等服务费用(不超过六人),保障家属能够顺利参与海葬活动。
在预约方式上也较为多样方便,市民可通过电话预约,拨打白事热线962840或者海葬服务专线:021-66600544;也可以网络预约,在“随申办”的“海葬预约与补贴”应用服务预约,或者关注公众号“上海海葬”、登录上海海葬网预约办理;还能选择现场预约,前往上海市宝兴殡仪馆(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宝兴路833号)2号楼2楼223室进行预约。

(三)其他地区(如石家庄、东莞等)政策简述

石家庄市政府对殡葬改革持续推进,在海葬补贴方面,具有石家庄市户籍,其亲属自愿在承办机构选择海葬的逝者,每安葬一具一次性补助2000元。不过,骨灰的撒海工作由石家庄市殡仪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其中逝者骨灰代撒费用和逝者亲属随从费用需个人自行负担,由石家庄市殡仪服务中心按照成本价格收取。
东莞市自2024年5月1日起,补贴对象为申请参加由东莞市民政局统一组织的骨灰海葬活动的逝者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同时逝者生前需为东莞市户籍人员,或是在莞火化的非东莞户籍人员,补贴标准为每具骨灰补贴1000元。
铁岭市对于逝者为铁岭市户籍的,可享受免费在大连进行骨灰集体海葬的政策,民政部门提供全程服务,免除送葬家属3人的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提供免费集体骨灰海葬所需基本用品及司仪服务,并且每具骨灰另补贴丧属现金1502元。
惠州市家属将先人骨灰参与集体海葬活动的每具补贴1000元。
不同地区政策各有侧重与不同,大家可以向当地的民政部门进一步咨询了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海葬方式并享受相应补贴。

四、海葬优惠政策下的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办理海葬的一般流程

通常情况下,办理海葬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家属要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比如逝者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能证明逝者户籍的户口本等(不同地区可能要求稍有差异),这些材料是办理海葬业务的基础资料,用于身份确认以及符合海葬条件的审核等环节。
然后,选择合适的海葬服务单位。目前常见的有民政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这种方式面向广大符合条件的市民,会统一安排相关流程和仪式;还有像一些地区提供的个性化海葬服务,例如一对一包船海葬等,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情况等来挑选。在选择服务单位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电话咨询或者向已经办理过海葬的家庭了解情况等方式,去评估服务单位的专业性、口碑等。
确定好服务单位后,就要和其沟通确定海葬的时间和地点了。一般来说,海葬时间会避开恶劣天气时段以及一些特殊时期,地点也是经过相关部门规划指定的合适海域,以保障整个海葬活动能够安全且有序地进行。例如,有的地区会在每年的特定月份集中组织海葬活动,像阜新市海葬活动时间通常在每年4月--6月、9月--10月。
在临近海葬时,家属按照约定,携带好骨灰以及所需材料前往指定集合地点,跟随工作人员的引导登船,之后在船上会举行相应的告别仪式等,最后将骨灰撒入大海,完成海葬流程,部分地区还会在结束后发放海葬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像大连市在骨灰海葬后会发放大连市民政局统一印制的《海葬证》。

(二)特殊情况及对应办法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集体公益海葬暂停的情况,比如受极端天气长期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干扰。这时家属可以考虑一对一包船海葬预约等替代方案。以北京为例,北京有提供一对一包船海葬服务,这种服务相对更加私密灵活,能较好地满足小范围家庭的需求。
具体预约操作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家属同样需要准备好逝者的相关证明材料,然后联系提供包船海葬服务的单位(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电话咨询等渠道查找相关服务单位信息),向其说明情况并提出预约申请,双方沟通确定好包船的时间、船只规格、可承载人数等细节,签订相应的服务协议,按要求支付费用(如果有费用产生的话),之后按约定时间前往指定码头登船进行海葬活动。

(三)相关注意事项提醒

在参加海葬活动时,有诸多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一是对参与人员身体状况有要求。比如阜新市规定,参加海葬活动的逝者家属年龄需介于14周岁到65周岁之间,且无心脏病、高血压等重大疾病,要确保自身身体情况可以正常参与整个海葬过程,因为海葬活动通常在船上等相对特殊环境进行,如果身体状况不佳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像葫芦岛市民政局也提醒老、弱、病、幼或者不适宜上船的人员不得上船参加活动,以免发生意外危险,如不事先告知的,发生意外情况责任自负。
二是禁止携带物品方面。一般不允许携带非降解物、随葬品等物品投入海中,避免污染海洋环境,在集合时像骨灰盒等按要求放置统一地点处理(如需留用的家属自行保存),不可随意带上车、船,例如葫芦岛市就明确规定骨灰盒不得带到车上、船上,并且到达乘船地点时,严禁抽烟、烧纸、散撒纸钱或乱丢垃圾,造成后果责任自负。
三是要遵守秩序。整个海葬过程中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乘车、乘船、投放骨灰等,这样才能保障活动顺利开展,防止出现混乱场面。另外,如果遇到天气等特殊原因导致海葬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时,家属要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工作人员联系沟通,组织方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时间或者协商其他解决方案,家属需积极配合。

五、国家海葬优惠政策的深远意义

(一)对家庭的积极影响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亲人的离去本就是沉重的打击,而丧葬事宜往往还伴随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国家出台的海葬优惠政策,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属的负担。比如,基本殡仪服务免费政策,家属只需签订《骨灰海葬(自然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像遗体接运、火化以及告别式等环节的费用都无需再承担,这使得家庭在处理逝者后事时能减少一大笔开支,让即使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也能让逝者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还有免费的骨灰海葬服务,即便家属在火化前没来得及签承诺书,在火化后仍可携带骨灰前往就近海撒办公室办理登记,民政部门会组织集体公益海葬活动,进一步降低了海葬的经济门槛。像大连市户籍逝者选择海葬,不仅有诸多免费服务,家属还可获得400元补贴;上海市对本市户籍人员的海葬每份补贴4600元,其中部分用于补贴家属经济压力,部分用于保障家属参与海葬活动的车船票、保险费等。这些优惠实实在在地为家庭节省了资金,提供了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丧葬选择。
同时,海葬这种回归自然的方式,也让家属在缅怀逝者时多了一份别样的寄托,体现着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生者的关怀,让生者能在送别亲人后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不必因丧葬费用等问题而增添过多的烦恼与压力。

(二)对社会文化及环境的推动作用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海葬优惠政策有助于推动文明节俭丧葬文化的形成。传统丧葬观念中,厚葬等观念曾深入人心,而海葬打破了“入土为安”的固有思维,优惠政策的助力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选择海葬这一新型丧葬方式,引导整个社会逐步摒弃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丧葬旧习,树立起文明、节俭、环保的新风尚,促进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在环境保护方面,其意义更是显著。传统的土葬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海葬不占用宝贵的土地,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让其回归自然,节约了土地资源。并且,海葬避免了一些传统丧葬用品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不易降解的随葬品等。例如,海葬过程中禁止携带非降解物、随葬品等投入海中,就是从源头上杜绝了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使得人与自然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与生机。

六、结语

(一)政策的持续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持续转变,国家对于海葬的优惠政策也会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相关部门会依据实际执行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细则,比如可能会扩大免费服务的范畴、提高补贴的标准等,让选择海葬的家庭能够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福利,更加有效地减轻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例如,沿海地区可能会增加更多与海洋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海葬配套服务及优惠,内陆地区则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沿海城市合作等方式,为当地有意向海葬的居民提供更便利且实惠的途径。
而且,宣传推广力度也有望不断加大,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海葬这种绿色丧葬方式的优势以及对应的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相信在国家积极的引导与支持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选择海葬,共同为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更加文明、和谐且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