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上撒骨灰地点位于黄骅港口,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天津市有着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比如天津专业海葬公司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团队,以真诚、细致的态度为家属服务;华明天裕殡仪服务中心也提供特色的骨灰撒海服务,拥有 10 年骨灰海撒从业经验。
在天津选择海上撒骨灰这种安葬方式,家属可以提前咨询相关服务机构,了解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首先,进行海葬需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家属需要向当地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提供逝者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材料,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然后选择合适的海葬服务机构,他们会协助办理后续手续,并提供相关服务。
海葬预定程序一般为:提前打进电话预约登记,确定海葬进行的时间以及随行人数,缴纳海葬定金,最后到指定地点进行海葬活动。在船行过程中,海葬的程序如下:全体家属起立默哀;将鲜花花瓣与骨灰相拌;陆续将拌有鲜花的骨灰撒向大海;向海葬地鞠躬行礼。
同时,家属在选择天津海上撒骨灰地点时,要注意环保,不要随意扔弃垃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船舶不能正常出海,可协商重新安排骨灰撒海的日期及时间。
天津海上撒骨灰地点,不仅是一种新兴的安葬方式,既能够让人们得到心理慰藉,也能够尊重自然环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文明观念。

二、北京

北京虽然地处内陆,但附近的天津、河北等地有着临近海洋的港口,可供进行海葬。在选择海葬地点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海水流动情况,合适的海水流动能确保骨灰在海洋中得到良好的扩散,不造成局部堆积;海底地形也很重要,较为平坦的海底地形有利于骨灰的安放,避免因地形复杂而导致骨灰被意外扰动。
进行海葬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家属需向当地海事部门或相关机构申请办理海葬手续,一般要提交逝者的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并按要求缴纳相应费用。办理手续过程中,家属应如实提供信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北京海葬的办理地点有多个。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之间的东北义园院内;北京市骨灰海撒办公室八宝山服务站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殡仪馆院内;北京市骨灰海撒办公室公墓服务站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墓院内;北京市骨灰海撒办公室东郊服务站则在北京市朝阳区平房北街 133 号东郊殡仪馆院内。此外,家属还可以通过包船海葬服务,为逝者举办一对一的海葬葬礼。
北京海葬的流程主要包括海葬登记和登船海撒等环节。海葬登记时,家属根据民政及相关服务机构的通知,前往海葬服务中心或骨灰海撒办公室办理海葬登记活动。登船海撒环节,海葬登记完毕后,家属要多关注北京海葬出海的相关信息。等海葬日期确定后,家属根据殡葬相关管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前往指定地点(通常在天津渤海湾海域)参加集体公益海葬活动。
海葬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大项,一是准备海葬登记材料,包括逝者骨灰、逝者户口本、火化证明、经办人身份证及与逝者关系证明等原件和复印件;二是准备海葬登船材料,如遮阳帽、雨伞、鲜花等在船上用到的东西。
北京海葬服务价格根据个人需求和服务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几千元到万元不等。在选择海葬服务时,除了价格因素外,还应考虑服务质量、信誉度和合法性等方面,确保选择正规、合法的海葬服务机构。
进行北京海葬也有一些讲究和注意事项。首先要确保海葬活动的合法性,了解当地关于海葬的法律法规,海葬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个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擅自进行海葬。申请和登记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相关部门提交,并提供所需的文件和证明材料。如果是通过承办单位组织海葬活动,需要遵守其安排和指导,了解活动的时间、地点、行程等细节,并按时参加。同时,要考虑自身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参加海葬活动,如有特殊健康问题或行动不便,可能需要提前告知承办单位,并遵循安全指示,特别是在登船、乘船和进行海葬仪式时。海葬是一种个人选择,应该尊重逝者和家属的意愿,在进行海葬仪式时,保持庄重和敬意。还要有环保意识,选择合适的海域进行海葬,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遵循相关的环保规定,不随意丢弃物品。此外,要考虑天气和海况因素,确保海葬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避免在恶劣天气或海况不佳的情况下进行海葬。了解海葬后的后续事宜,如纪念方式、证书颁发等,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纪念逝者。

三、大连

大连市海葬纪念园位于大黑石将军山公园公墓内,这里为海葬逝者家属提供了缅怀亲人的新场所。大连三面环海,早在 1997 年就开展了骨灰撒海活动,开创了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的先河。
为推动海葬服务发展,大连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海葬服务免费,包括为家属提供船费、骨灰降解容器、集体海葬礼仪服务以及鲜花等祭祀用品,还免费发放海葬证。同时,给予每名海葬逝者家属 400 元奖励,并且骨灰安葬方式直接选择海葬的大连市户籍逝者家属可持海葬证到户籍地殡仪馆办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此外,历年进行骨灰海葬的逝者亲属,凭海葬证可由海葬服务单位提供一次免费海葬祭祀服务,每位逝者亲属不超过 3 人。
2024 年,大连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开展骨灰海葬服务的公告及公开征求《大连市骨灰海葬补贴政策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海葬服务及补贴政策。海葬服务单位需在市民政局备案并签署协议,对申请承办的单位,民政局重点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海葬奖励的领取者为骨灰海葬的申请人,申请人需提供相关材料,经海葬服务承办单位复核后报送民政局审核。
2024 年第一批已取得骨灰撒海证并与民政局签署了海葬服务协议的海葬服务单位有 6 家,市民应选择民政局公告的单位开展海葬活动,以确保享受优惠政策。
大连还不断提升海葬等绿色殡葬 “后服务”。2021 年,市民政局与多家海葬服务单位签署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了海葬服务形式,极大地满足了海葬家属的服务需求。针对骨灰海葬后家属缺少祭祀场所的情况,从 2015 年起每年清明节期间举办集体海葬公祭活动,到 2023 年已成功举办 9 次。今年 3 月 30 日,举行了 “环保相伴・情存山海” 大连市海葬纪念园启动暨大连市第十届海葬公祭仪式,350 余海葬逝者家属在这里献花祭奠亲人。海葬纪念园的纪念碑上书写着生命礼赞,一侧为海浪白钢雕塑,另一侧的 LED 大屏幕滚动播放着海葬逝者的姓名。家属通过默哀致敬、敬献花篮、诵读祭文等形式表达追思。
接下来,大连将通过定期举办公祭缅怀活动,研究制定更加惠民的奖励政策,完善殡仪服务、安全服务等保障机制,进一步擦亮大连海葬这张绿色殡葬名片。

四、青岛

青岛市是全省最早开海葬的城市,承担了济南等内陆城市的海葬任务。青岛在蜿蜒 730 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大小 49 处海湾,60 多座岛屿,算得上是北方最好的海域,推行骨灰撒海,有很好的地理优势。
1991 年 8 月 28 日,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在报纸刊发《关于将骨灰撒向大海的公告》,意味着青岛正式迈出殡葬改革的实际步伐。当年 10 月 31 日,青岛首次公开海葬举行,北海舰队 “天目山号” 登陆艇搭载着 55 位逝者骨灰及 150 余位亲属缓缓启航。但在 1992 年和 1993 年,海葬仪式因找不到合适船只被迫中断。后来,经过不断努力,青岛海葬逐渐走向正轨,租用了固定的运营客轮,人们也接受了这一绿色生态殡葬理念。
青岛海葬选址也很有讲究,一般选在水动力足的海域,能把骨灰全部冲入大海,而不会引起回流。如东经 120 度 24 分 —26 分,北纬 36 度 00 分 —02 分这片不到 11.1 平方公里的蓝色海域,就是青岛的海葬专属区域。这里考虑了风力、水质、离岸边距离等诸多因素。
对于海葬是否会造成海水污染的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首先,骨灰火化时的温度高达 800℃至 1200℃,焚烧后并非有毒有害物质;其次,盛放骨灰的盒子也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三,撒海通常会选择海水动力充足、冲入大海后不会回流的地点,因此,整个海葬过程不会污染水质。
2010 年,青岛开始对常住户籍居民实行免费海葬。从最初每具骨灰收费 280 元,随着物价上升为 500 元,直至免费,市民的认可度逐年攀升。此外,青岛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为家属提供船费、骨灰降解容器、集体海葬礼仪服务以及鲜花等祭祀用品,还免费发放海葬证。给予每名海葬逝者家属 400 元奖励,并且骨灰安葬方式直接选择海葬的大连市户籍逝者家属可持海葬证到户籍地殡仪馆办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历年进行骨灰海葬的逝者亲属,凭海葬证可由海葬服务单位提供一次免费海葬祭祀服务,每位逝者亲属不超过 3 人。
2024 年,青岛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开展骨灰海葬服务的公告及公开征求《青岛市骨灰海葬补贴政策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海葬服务及补贴政策。海葬服务单位需在市民政局备案并签署协议,对申请承办的单位,民政局重点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目前青岛海葬已经覆盖到国内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并已与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比如青岛与济南、潍坊联合举办海葬活动,10 月 21 日、22 日,青岛相继与济南、潍坊两地合作举办了 “入海为尊、向海而生” 的海葬活动。这是我市与济南合作开展的第 10 届海葬活动、与潍坊合作开展的第 6 届,本次活动有 52 名济南逝者、22 名潍坊逝者长眠大海。
青岛还不断提升海葬等绿色殡葬 “后服务”。2021 年,市民政局与多家海葬服务单位签署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了海葬服务形式,极大地满足了海葬家属的服务需求。针对骨灰海葬后家属缺少祭祀场所的情况,从 2015 年起每年清明节期间举办集体海葬公祭活动,到 2023 年已成功举办 9 次。今年 3 月 30 日,举行了 “环保相伴・情存山海” 大连市海葬纪念园启动暨大连市第十届海葬公祭仪式,350 余海葬逝者家属在这里献花祭奠亲人。海葬纪念园的纪念碑上书写着生命礼赞,一侧为海浪白钢雕塑,另一侧的 LED 大屏幕滚动播放着海葬逝者的姓名。家属通过默哀致敬、敬献花篮、诵读祭文等形式表达追思。
未来,青岛将规划建设 5 处海葬纪念广场,供参与海葬的丧属寄托哀思,并为参与家属提供免费服务;建设 2 处树葬、草坪葬示范基地,为逝者家属提供免费安葬服务,引导广大丧属更多地选择生态葬。
青岛海葬收费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公益性的免费海撒,另一种是一对一包船付费海撒。在公益性海撒中,原则上是不收费的,但如果参加海葬葬礼的人数超出规定,会向家属收取一定的船位费,其他费用一般不收取。包船海葬多数是由殡葬公司组织的付费活动,海葬网提供的包船海葬服务设有三种套餐,家属可以根据葬礼的需求和预算的实际情况,提前预订适合的一对一包船海葬套餐。与公益性海葬相比,包船海葬具有等待时间短、参加人数少避免交叉感染、使用独立海葬船有更多私人陪伴空间等优点。

五、日照

日照市在海洋生态保护和殡葬改革的推动下,积极开展海葬活动,成为人们缅怀亲人的新选择。
自 2018 年以来,日照市已举办六届海葬公祭活动,共有 2000 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其中,2018 年初,日照市发布《日照市开展海葬服务活动公告》,开启海葬破局之路。由于当时尚未获批撒海区域,首届骨灰撒海活动由日照市殡葬管理所与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共同承办,在青岛海域举行。随后,在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日照海域划定日照海葬专用区。
日照市的海葬活动有着规范的流程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日照市殡葬服务中心举行公祭仪式,宣读《日照海葬祭文》,举行默哀礼。随后丧属统一乘车乘船前往骨灰撒海地点,亲属用白色丝带系住可降解骨灰罐,再捧上一捧菊花敬献在降解罐上,在鲜花和亲人的祝福中,降解罐被缓缓放入大海。整个过程庄严肃穆,送逝者回归自然,寄深情于大海。
为满足群众对于海葬的需求,除了每年举办的集体骨灰撒海活动外,日照市殡葬服务中心也提供小规模、多样化的海葬形式,供群众自主选择。中心为每个参加海葬活动的家庭,专门配备一名礼仪人员,接受全程 24 小时问询,提供礼仪服务和安全保障等工作;为每个来参加海葬的家庭,免费提供海葬活动服务指南,详细说明活动日程和注意事项。
此外,日照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撒放我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的骨灰,给予逝者亲属 1000 元减免补贴,免收 4 名亲属服务费用;非我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的骨灰,不予享受减免补贴,按成本价收取服务费用。
2024 年,日照市将继续推进海葬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环保、文明的殡葬方式。同时,日照市也将加强对海葬活动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海葬,接受海葬,共同推动殡葬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

六、珠海

珠海市的骨灰海葬活动有着规范的流程和完善的服务体系。2023 年骨灰海葬活动的骨灰撒海海域为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活动时间及地点安排明确,时间为 2023 年 11 月 17 日(星期五)13:00,集合地点是香洲区粤海中路 2216 号合罗山墓园。
活动所需材料包括申请人身份证明、逝者身份证或合法户籍证明、殡仪馆出具的遗体火化证明等复印件,逝者为珠海户籍的还需提供申请人银行卡复印件,并注明发卡行,随船人员也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材料提交时间为 2023 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月 10 日的工作日特定时间段,提交地点为香洲区粤海中路 2073 号市殡葬服务中心办公室。
活动安排细致,13:00 现场签到、骨灰换袋;14:00 活动仪式开始;14:30 仪式结束后乘车前往码头;15:00 登船;17:30 返回。本次活动为自愿参加逝者骨灰海葬的家庭免费提供服务,每具骨灰限 2 人随船。同时,根据《珠海市生态安葬补贴办法》,参加骨灰海葬活动且逝者生前为珠海市户籍的,将为申请人发放每具骨灰 2000 元的生态安葬补贴。
2024 年的骨灰海葬活动也有着明确的安排。时间为 11 月 22 日(星期五)13:00,集合地点同样是香洲区粤海中路 2216 号合罗山墓园,骨灰撒海海域依然是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活动所需材料更为详细,包括经办人身份证明、逝者身份证或合法户籍证明、经办人与逝者的关系证明、殡仪馆出具的遗体火化证明以及随船人员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提交时间为 2024 年 10 月 21 日至 11 月 18 日的特定时间段,提交地点为珠海市香洲区青松园业务楼一楼生态安葬临时办公室。活动安排与 2023 年类似,同样有着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流程。
此外,珠海市的海葬活动报名人数众多,为保障服务质量,2023 年活动分为上午、下午两场举办。11 月 16 日可提前进行骨灰换袋工作,11 月 17 日上午场和下午场分别有着详细的活动流程。同时,珠海市在海葬海域的选定上也有着严格的标准。从环境保护标准来看,要远离生态脆弱区,选择水质较好且自净能力强的海域,同时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从航运安全标准来看,要远离航道和海上作业区;还需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和管理服务的便利性。
珠海市还出台了《珠海市生态安葬补贴办法》,明确了生态安葬的定义、适用对象、补贴标准、申请流程等内容。办法规定,生态安葬活动由区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单位组织实施,海葬补贴标准为每具骨灰 2000 元,其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标准为每具骨灰 1000 元。实施生态安葬须由丧属自愿与殡葬服务单位签订《骨灰生态安葬协议》,未签订协议的不纳入补贴范围。殡葬服务单位应同步设置生态安葬祭祀场所,方便亲属祭祀。申请生态安葬补贴费用需向殡葬服务单位填写申请表并提供相关材料,补贴费用由殡葬服务单位先垫付至申请人指定银行帐号,再由财政部门进行结算。对冒领、骗领补贴的行为,将依法处理。
珠海市通过举办骨灰海葬活动,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安葬,为逝者家属提供了一种文明节俭、环保低碳的殡葬方式,也为推动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